此前特斯拉高调宣称进入中国的首款车型采用出人意料的最低价,博足了国人眼球。
特斯拉的如意算盘是,既抢占中国电动车市场,又将中国豪华高端电动车扼杀于摇篮之中。
特斯拉旋风骤起,引起中国电动车行业焦躁不安。于是海内外展开了电动车角逐。
先有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先后视察电动车企业,召开座谈会,表示要加速推进电动车;此后国家相关部门表示要开展微型电动车小范围示范试点;最近的消息说,北汽新能源车股份3月挂牌,将产高端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张。2015年,将生产B级、C级等高端电动汽车。
直接惠及百姓的消息接踵而至:北京公布首批两款新能源汽车,今起可上牌,比亚迪E6电动车榜上有名,今年首期小客车购车摇号举行,个人申请购买新能源小客车的1428人不需经过摇号即可获得车牌;上海方面,购买比亚迪秦这样的新能源车不需要付出高额费用即可获得上牌资格。
特斯拉旋风引发中美电动车大战,明里叫阵,暗中较劲,中美电动车贴身肉搏开始了。
中国企业家和国家管理部门已经感觉到了特斯拉旋风吹来的危机意味。自从特斯拉进入中国,中国新能源车的推广也加快了。从务虚到务实,从临渊羡鱼,到退而结网,从万马奔腾大跃进,到几家骨干企业出成果,让行业生自信,让消费者得实惠,让这场中美较量更有看点。
看点之一,这场中美电动车追逐,形成了跨国跨行业错位竞争的态势。
特斯拉资源整合,到处伸手,四处留情,广泛合作,从太阳能企业到电池,从美国到日本,还试图伸手国家电网;中国几家电动车企业则各自为战,分头进攻,各有收获;特斯拉长于电池集成管理技术,中国电动车企业已经掌握电动车核心技术;美国电动车从高大上入手,中国电动车从“微小试”(微型车小范围试点)加速。从上层吹风,到管理层执行,再到民间呼应,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所说的2014年是新能源车的拐点,一语中的。
看点之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斯拉把旋风刮到了中国,比亚迪把旋风刮到了海外。
2014年开年,国内电动车企业就有很丰富的新闻亮点连续出现:中国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加拿大为期10个月的试运营项目第一阶段结束,大巴各项性能符合预期;比亚迪携手全球顶级科研机构进军无人驾驶汽车;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获得东南亚数十台订单;比亚迪E6组成的高级零排放出租车队投放伦敦。
你逞强,我也不示弱。你来中国拓展实力,我去巴黎展示风采。
看点之三,中国电动车企业与地方的融合已经开始,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已经开始改变。
北京、上海对电动车牌照采取特殊政策,是推进电动车市场化很好的第一步。不久前,南京一次性订购比亚迪650台电动大巴、400台电动出租车,也是对国内电动车的认可和支持,其合作心态难能可贵。
美国特斯拉的开放姿态,合作姿态,令人畏惧。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5年多了。对外开放的同时,不能对内封闭封锁,必须以协作心态,团结对外。不能象特斯拉那样搞跨国合作跨行业整合,至少,中国在电动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应该有紧密的国内合作。
特斯拉是高调的。它冲锋的时候嗷嗷叫,我们知道它在冲锋。更有些低调的新能源企业,它冲锋不吹冲锋号,悄悄地进庄,打枪的不要。你可能一抬眼之间,发现对手已经冲到了你的前面。
去年年底前,不是有日系车透出消息,要生产低价格混合动力车么?而且要多企业合作。丰田、本田、日产都已有所动作。美国雪弗兰、德国大众,都有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量产产品,计划今年投放中国市场。一旦这些产品进入市场,中国电动车前有特斯拉,后有欧美日,上有高端豪华,下有低价混动,上下施压,腹背受敌,中国电动车又将开始回到传统动力汽车不断突围、又不断被包围、一直想超越,但一直被排斥的郁闷状态。
中国企业和管理部门必须警醒了。既要谨慎应对嗷嗷叫、猛打猛冲的特斯拉,又要提防闷声不响、暗地里出其不意的日美欧。拿出精气神,集中国力民智,发挥全球最大市场的区域优势,和特斯拉、欧美日来一个真刀真枪的较量和追逐,在历练中,让中国新能源企业变得自信,自强。
时间紧迫,危机来临。有关部门必须放弃“微小试”心态,拿出高大上气势,有效扶持、全面推进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化进程,抓住此次发展机会,保持住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强势开端,通过汽车工业协会,凝聚行业的力量,内部协同统一,联合联动合作,在群狼并至、对手咄咄逼人之势,近水楼台,先入为主,占领中国电动车市场,完成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布局,完成充电网络和电动车企业的行业布局,鼓励企业科技攻关,千万不能重演过去资金投入撒胡椒面,傻乎乎的让企业骗走巨额电动车科技研发资金的闹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