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再度“难产”。
据电动车协会近日消息:预计三季末四季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才会将新标准修订案上报国务院,年内通过并颁布实施尚存悬念。
不过,行业龙头新日电动车确依旧信心十足。
新日副总裁胡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新国标是否推迟颁布执行,推出是必然的,而且一旦推出,无论是对消费者、行业、还是国家都是利好。特别是对像新日这样上规模的行业领导品牌,更是一次品牌和行业同步提升的大好机会。”
看来,不论标准推出时间早晚,新日已为这次机遇做好了准备。
电动车是我国的原创产业,历史长达半个世纪,在发展过程中曾因产品本身局限或是被新兴起的汽车市场覆盖等原因数次起落。目前是电动车市场的第3次高峰,许多生产厂家加入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导致重量控制、能源储存等方面技术的提高。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伴随着更多小企业的加入,行业整体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出现下降,致使原本可以继续向上发展的电动车行业受到冲击,加之国标的陈旧和地方政府对待电动车的发展态度不一,市场一度遇冷,而相关标准的不能确立,更是使电动车市场这几年一直深处发展瓶颈。
一方面,电动车因具备节能、环保、经济、便捷的特点而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现有电动车在品质、服务及消费者体验上无法很好地满足更高的消费需求,成为中低收入家庭的代步工具,或者成为小商小贩们的小型运输工具。这导致价格战不断升级,并带来全行业低迷,价格战又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更多小企业进入的动力,以牺牲品质、服务和消费者体验为代价换来价格优势。这样的恶性竞争使得更多的企业深陷价格漩涡难以自拔,最终阻塞了全行业向上发展的通路。
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被规范和引入到一个正常良性的轨道上来,新国标就是这样一把能够有效规范和调整行业与市场的利剑。对此胡刚表示,除了强势规范作用,新国标更大的意义在于倒逼产业升级,将价格战引向价值战。“长久以来,行业对以价格驱动的电动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惰性和依赖,认为只要价格低就有市场,但这样的市场缺乏真正的驱动力,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唯有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以品质、服务和消费者体验为依托的驱动力,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使用价值,才有可能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
有了方向,路径选择仍是个难题。
目前,全国大约有近千家电动车生产厂家,截至2012年,我国电动车的销售量为3000多万辆左右,和我国近14亿的人口总量相比实在微小,因此电动车至今被定义在小众消费品行列,量级之差意味着市场空间其实非常巨大,用什么样的产品和品牌撬动产业是关键。
到目前,电动车早已走过了自行车加电瓶的低价时代。跟自行车比电动车省力、便捷,优势明显,但跟汽车比,除了低价与环保,没有更多优势可言。如何跨过这个尴尬的时代,只能从技术创新上寻找答案。
“电动车智能化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之路。”在胡刚看来,智能化的最大商业价值就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体验——品质更强、性能更高、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智能电动车不仅符合了新时代消费者对产品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更节能环保的内心需求,同时也给了80、90后更多张扬个性的符号元素。胡刚相信,在新日的引领下,几年内,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电动车的行列中来,这样带给全行业的是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契机。智能化一定会带来电动车市场的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