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改行了!昨晚又一宿没睡,现在马上得去处理事情了。”6月11日8点左右,正纠缠在出现矛盾的蓄电池加工链上的一名代工企业主,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后,在室内焦虑地转了几圈,匆匆撂下这话,走了。这家已停工一个多月的企业此前投诉,自己为之代工的产业老大加工合同“强势”更改,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数千万银行贷款面临催贷,企业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大约二三十家企业。他们均是中国蓄电池行业知名企业,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 供应链上的一群“下线”。不得已他们开始拼死借债还钱,或者转型,或者远走他乡经营。
天能与其合作伙伴的这场合同变更和纠纷,是中国制造业重地长三角区域最近面临问题的一个典型缩影。
管中窥豹,在当下制造业危机中,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产融危局可能形成的肌理脉象。对其他区域危机应对,或有警示之效。
供应链合约之变
“长兴蓄电池的产业变化,我们已经有所关注,所以对企业的信贷监测有所加强,但会严格依据信贷合同履行。”一国有银行浙江分行的信贷负责人称。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仅仅就这几家面临变局的供应商,不完全统计,牵涉银行信贷资金起码在3亿元起。其中,并不包括掀起这场变革的龙头老大——天能电池集团上市公司天能动力牵涉到的银行信贷资金。
这场行业危机发生在蓄电池行业领域,这个被外埠看来因为将来电动汽车的出场而充满潜力的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时代的阵痛。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这批供应商名录调查发现,这场天能动力的合同变更事件,在年初就已经开始,如今,浙江美能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现在几乎所有加工企业都处在亏本的边缘,我们也准备不干了,内部正在商量对策。”
这家公司与国内大型蓄电池供应商天能集团合作多年,后者最近要求与下游加工企业重新签订合同,其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电池质保期、降低加工费用等。
“修改合同对下游企业影响很大,好几家企业都没有签,大家还在观望。”6月10日,马先生介绍,近期听说好几家已经停产或准备停产。这些还是浙江清理小型电池加工企业中艰难存活下来的企业,大批企业此前不堪环保投入的成本压力而倒闭。显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大”的挤压,似乎把他们推向生死边缘。
然而对此种抱怨,天能今年新上任的一名高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任何在法律范畴之外的强迫性合作,都是有违市场经济规律的。
在这场合约变局的事件中,有企业已经准备通过法律手段追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上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合同还有一年期限,这次是天能单方强制性终止旧合约,签订条件苛刻的新合同,并克扣货款数百万,他们认为涉嫌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