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在新能源车产销量井喷的背后,不仅仅是市场逐渐成熟的原因,亦有电动汽车整车、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行业标准的支撑。
据新浪汽车了解,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颁布的全产业链标准已经有75项。这些标准在过去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产业化及市场规范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未来,还有77项修订中的标准将发布。
布局未来战略 支撑行业发展
9月6日,在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现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分委会主任吴志新向新浪汽车介绍,2010年以来,在公信部、国标委、科技部、能源局统一协调领导下,“电动汽车分委会”及“充电基础设施分委会”对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充电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发展规划,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综合标准化体系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战略;这从顶层设计上规划了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并衍生出现在已经正式发布的标准。
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引领技术进步
“这个标准不是要让所有的企业都不合格,也不是要让所有企业都合格。首先要保证使用者的基本的安全。另又要能够引领技术进步,促进创新技术,改善工艺,加强管理。” 吴志新说。
据新浪汽车了解,工信部发布的一系列电动汽车标准都将会随着技术进适度提升标准要求,综合协调产品的安全性能及企业制造成本。在正在修订并将在未来发布的77项标准中,即有16项为已发布标准的修订版。
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22项标准引入产品准入管理
在工信部已经发布的75项标准中,不仅包括电动汽车,还涵盖了通用的基础性标准、整车标准,包括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极、驱动系统、电控等的标准;也涵盖了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站、充电插头、充电插座以及通讯协议等的标准。这些标准的执行在我国现行的示范运行过程当中,起到了协调全产业链发展的作用。
此外,在电动汽车产品准入的管理中,也引用了22项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标准。
很多标准也会作为制定补贴政策、激励政策的依据,例如减税的依据等。“尽管现在还不能说完全很完美,但是它已经能够适应我们现在的这发展。”吴志新说。
标准领先提升话语权 利于参与全球竞争
目前工信部已经发布的和即将发布的电动汽车行业标准不仅对国内电动汽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电动汽车企业参与全球竞争,融入全球一体化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国外汽车生产标准大多先由企业制定标准,再上升到行业标准;而我国恰恰相反,首先是由政府出台行业标准,再由企业贯彻执行。因此,我国目前发布的相关标准的覆盖面、细致程度、严格程度均处于全球领先状态。吴志新介绍:“比如电池的安全性标准,我国要求非常严,在国际上现在通常是只做电池包的这块的一些安全的实验,而我们国家考虑到从电池的生产、运输、储运、储存,包括在车上的使用及全生命周期后的的回收再利用,中间会涉及到从电池单体到电池模块、电池包的一系列的这样的标准,安全性更具保障 。”
目前,我国的电动汽车标准,或与国际同步,或远超国际水平,或填补国际空白。很多国家都已经在自己的空白领域引用中国标准,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