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晒避暑,南昌不少市民在摩托车、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此举不仅违法,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决定开展40天的专项整治。8月16日起,整治进入处罚阶段,其中摩托车私自加装影响安全的物品,要拆除并罚款200元;非机动车则收缴加装物,并处50元罚款。
对于此次整治行动,赞成者拍手称快,电动车加装遮阳伞阻挡视线、伞骨很可能会戳伤其他行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早该拆除整治。而反对者则表态称,一禁了之倒是高效,但天热阳光大,没有遮阳伞,车主如何防暑?
就在众多网友和市民吐槽的背后,也有声音提出质疑,对于电动车加装遮阳伞引发的安全事故,交管部门有没有调查数据作支撑?会不会沦为一阵风式的活动?公众期待直观的交通事故数据统计,这或许比单纯就本身加装遮阳伞安全性的说教,更能让人心悦诚服。
据了解,南昌市交管部门此次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8月6日-8月15日);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8月16日至9月5日);
第三阶段,长效管理阶段(9月6日至9月15日)。
单从时长设置来说,宣传教育阶段有些偏短,没有给公众足够多的缓冲期去认识危害,我们建议宣教方式融入更多柔性执法元素,让市民认识到危害,自行拆除。
对拒绝拆遮阳伞的市民罚款,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禁还需查处违法源头。对比其他省市的做法,或许可以得到些启迪。安徽芜湖交警为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车加装遮阳伞行为,在可上牌的电动车销售点,严禁商家为消费者安装遮阳伞,一旦安装不准上牌。为了加大宣传,7月初起,他们还对按要求拆掉遮阳伞的市民,免费发放专门的遮阳帽。虽然是一顶小小的遮阳帽,但其体现的柔性执法令人感动,良苦用心之举值得借鉴。
开展整治行动与解决问题并不矛盾。开展活动促进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短暂的活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如何避免一阵风式活动?需要群众的密切配合,也需要从源头上控制以起到最大成效。值得肯定的是,南昌交管部门也表态将与工商部门沟通,通过联合执法,对非法销售、安装、无证经营此类太阳伞的商家,及时进行相应处罚。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源头管控的成效,也期待对电动车车主执法方式的多元化,形成长效机制,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