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进入门槛很低。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能过剩与市场消费持续低迷,企业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产品的利润却越来越低,导致许多企业处于举步维艰,从而使得企业或退或隐的状态。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具有生产电动车许可证的企业超出1000家,但不到400家企业的活跃在市场上,其余处于“僵尸”状态——企业有的关门或转产;有的索性厂房出租......在这么多的退出企业中,归类有五大原因:
大势所趋,见好就收。这些企业在电动车产业处于成长期中,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投入有限,每年有一定的小康温饱的日子。但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尤其是每年只有不到万辆的产销量规模,每辆电动车的毛利迅速下降,剔除税负、人工成本等各种支出,一年忙到头,所剩下的利润已经寥寥无几,看到电动车利润越来越薄,最后咬牙关门。
经营不善,让蛀虫蛀空企业。这类企业匆匆进入,匆匆退出。原因主要在于本人缺乏对企业的管理与采购成本的控制。这些人原来对电动车虽然有皮毛的了解,但缺乏实质性的认知,原本以为采购、技术和销售人员聘请过来之后,给予高额的薪水就能顺利解决企业运作的核心问题。哪里知道,聘请而来的采购人员,利用老板不闻不问采购具体的细节,大肆捞取回扣,使得采购进来的零部件不仅质量有问题、而且制造出来的电动车远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结果可想而知,企业的产品压库,时间一长,仓库里的电动车变成了废品一堆。
缺乏资金,难以为续。这些企业的老板原来是为他人打工的销售经理,看到为老板打工赚得钵满盆盈,便要求自己出来单干。哪里知道,这些单干的老板原本在打工时“大树底下好乘凉”,仰仗原来老板的品牌、信誉度,才使得产品销售顺风顺水。但出来单干后,自己当了老板才发现,自己办的电动车小企业竟然开销这么大,多年丰厚的收入用到自己的小企业里,就像填窟窿一样,钱很快就没了。由于小企业没有品牌,原来认识的经销商根本不卖面子。这些老板算的很好,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很快收回资金。可现实很残酷,大半年各种费用一算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亏了几十万;如果继续维持企业经营,还需大量投入资金,虽然银行的资金利息不高,但根本无法搞到;民间的资金少则年利息2分,高则年利息3分,企业哪有这么高的利润?最后忍痛割爱只好把经营了不到一年的厂关了,重新走上打工之路。
夫妻离了婚,从此一家好端端的企业走向了衰败。原本企业经营不错,经营了多年的企业为一对勤奋而又恩爱的夫妻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哪知道,夫妻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丈夫看到日渐老去的妻子,再看到口袋里装着不少的钱,心思用到了年轻貌美的女子身上,于是,便玩起了婚外恋。时间一长,纸是包不住火的,为此夫妻闹翻,最后分家产。妻子拿走上千万的现金,丈夫守住能摇钱的企业。俗话说,夫妻一分家,没有了旺财。失去大量的现金之后,企业由于没有妻子的悉心经营而从此一蹶不振。尽管花男人报得美人归,却把企业推向了衰弱的深渊。最后企业走向了“僵尸”状态。
企业转型,遭遇技术与资金瓶颈而死。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新产品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但是在新产品的转型过程中,对新产品的把控力不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缺乏,导致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结果企业入不敷出,最后被兼并或贱卖关门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