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互联网+”、“O2O”等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词汇,之后两年的时间里,很多互联网企业拔地而起,同时将“互联网+”模式推上神坛。然而由神话到笑话,只需要不足三年的时间。2016年,“互联网+”领域很多名噪一时的企业纷纷跌下神坛,丧失了最后的生命力。
云在指尖、美味七七、蜜淘、壹桌网、神奇百货、品一照明、淘在路上、大师之味、博湃养车、最鲜到……这些名字都是“互联网+”领域曾经被誉为神话的品牌,然而如今,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全部走上了电商死亡名单。不仅如此,在互联网+零售、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房产、互联网+社区、互联网+美业、互联网+婚庆等领域,登上死亡名单的企业也都数不胜数,“互联网+”企业死亡大潮已经来临——“互联网+”真的要从神话变成笑话了吗?
互联网企业跌下神坛,究其根本,是人们把“互联网+”捧得太高,从而忽略了实体店的价值,甚至把实体店作为革命的对象,这种看法是极为愚蠢的,没有实体店,互联网就会变成一个空壳。说到底,互联网应该是为实体店服务的,它只能是实体店的服务外延罢了。抄了3年的“互联网+”之后,实体店的价值最终还是显现出来了。种种迹象表明,实体店已经开始重新崛起:全球人气网商都在转型开实体店、同款同价的全新的O2O商业模式消弱电商竞争力、更多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各大商场,加码实体商业竞争力……靠“互联网+”崛起的小米,在4年之后,还是输给了线下扩张实体店OPPO和VIVO,所以小米才开始加快线下实体店的步伐——互联网+的作用着实是被过分夸大了。
那么多血淋淋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你还要和我扯“互联网+”吗?在我们的电动车行业,由于行业存在特殊性,推进“互联网+”更是步履维艰,至少目前来讲,“互联网+”在电动车行业仍然是一个伪命题。被认为是电动车行业小米的小牛电动车,正是因为看到了互联网+的局限性,才会出现在各大展会上,加快线下网络的普及速度。另外据笔者了解,目前仍然坚持探索“互联网+”的电动车企业,目前该板块均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在侧面也证明了笔者的分析。
“互联网+”是不可能颠覆传统的电动车营销体系的,它充其量也只能是电动车营销体系的补充部分——当然这也决定了“互联网+”存在的必要性,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