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文中他说到“有的人实际上已经个人破产,只是在靠所供职的还没倒闭的机构活着”。文章以相对温和的语言(张氏风格)批评了那些在高级机构任职却徒有虚名的“老资格”。文章读罢,笔者自然地联想到了自己所关注的电动车行业:有些人本事不高,却依赖着朝阳产业而大发横财……

笔者曾见到很多富甲一方却自觉前途暗淡的生意人,这些人多有一个共同点:靠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投身商海,在其中攫取了大量的利润,随着各行业的成熟和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原来的暴利产业不复存在,很多商人主动退出了驰骋多年的领域,期待能够在新的领域另辟蹊径,然而他们抽身出来之后却发现似乎任何行业都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个人和企业。

在“猪都会飞的风口”,商人和企业家凭借个人眼光(甚至跟风)确实能够抓住商机,但这些人十之八九在赚取大量利润的时候会被利益冲昏头脑,忽略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培养,这些人多会在行业洗牌时痛不欲生。反观鲁西南区域的电动篷车产业,目前仍然处于爆发式的增长期,但该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已经开始下降,未来2-3年大概就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然而很多企业领导依然安于现状:旺季抓生产,淡季屯大蒜,似乎对自己即将面临的行业环境毫不知情。然而真正具有眼光的企业家早就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塑造上来了。

毫无疑问,3年以内,鲁西南篷车板块会出现众多迷茫的企业家,只不过这些人可能不会像乘改革春风富起来的那批生意人那样腰缠万贯,毕竟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太大,电动篷车也绝对算不上什么“暴利”产业,从业者所赚取的利润有限,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在以资金流水的方式供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负债现象非常普遍,这为该区域的洗牌埋下了隐患。

很多人早已破产,只是依赖着朝阳产业勉强度日。但这种状况持续不了太久了,在即将到来的“剩者为王”时代,您会是第一个退出市场的企业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