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尾,【满亿传媒】通过大量的走访,汇总有关资料,组织了一次对“电动篷车”概念的论证,并就电动篷车能否成为一个行业进行探讨。希望能给业内人士一些启迪。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早在09年7月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新进入者应具备的条件,大量的社会资本正在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做新能源汽车的基本门槛:20亿以上资金,符合标准的制造基地,具有生产“三电(电机、电池、电控)”的能力等等。这些高大上的条件是电动篷车企业绝大多数达不到的。
但是,市场有庞大的需求,产品符合现阶段工薪阶层及农民消费水平。平民化的产品就要由平民企业来做。投资少、上马快、转型快、刺激新产品新功能的迅速产生,资金利用率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这些优势,顺应国家“民意、民生”的亲民政策,也正是【满亿传媒】首先倡导的“电动篷车”产业,并尽最大努力催生一个行业的诞生!看看行驶在道路上林林种种的“电动汽车”的名字或品牌吧:
家用电动轿车 XX牌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官方) 新能源汽车(官方) 纯电动汽车 低速电动乘用车(官方) 老年车 老年人代步车 XX牌观光车 电动四轮车 四轮电动篷车 电动棚车 新能源电动轿车 电动汽车 绿色环保电动车 低碳电动车 电动微卡 电动农用车 电动清洁车 电动物流车 电动邮政车 电动送奶车 电动警车 电动高尔夫车 电动休闲车 电动巡逻车 XX电轿 纳米粒子电动轿车 纯电动轿车 纯电动乘用车(官方) 全封闭电动汽车 半封闭电动车 全封闭电动四轮车 增程式电动汽车 电动大巴 电动小巴士 燃气汽车(官方) 醇醚汽车(官方) 燃料电动汽车(官方) 物理燃料电池汽车(官方)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官方) 氢发动机汽车 太阳能汽车 节能汽车 空气动力汽车(官方) 飞轮储能汽车 磁动力汽车 风能汽车 超级电容汽车···据【满亿传媒】不完全统计,官方和民企对电动汽车和电动篷车(不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产品以下统称电动篷车)的命名就在50种以上,其中官方的命名就有10种以上,不知道这些有关产品的命名是从什么渠道得来的,它又分属于哪个行业,让生产以上产品的企业情何以堪、何去何从(他们只能乱起名字、挂靠行业),这些个能主宰他们命运的XXX政府职能部门究竟作为不作为、有没有能力身居要职,最基本的国家级《规定》、《条例》的定案常识有没有,习大大在国际互联网大会上明确支持新能源,非常亲民地倡导“民意、民生”,那些个官老爷的怠政、懒政是否该治理一下啦!一位国际友人告诉我:在一些发达的国家,生产制造某种产品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有关法律文件来实现的,而在中国,是市场倒逼国家“标准”出台。
造成电动车制造业的混乱局面,这一部分官老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数几个《XXX标准》、《XXX规定》就可以展示这几个官老爷的能力——电动自行车前期引用《自行车标准》,憋了好多年,中国电动车已经形成了行业,他们才扭扭捏捏,打着官腔像施舍一样对业内的人说,给你们一个《电动自行车的暂行办法》吧;由于没有国家统一的管理方法,这时的电动自行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迫使一些企业往电动三轮、电动四轮(以下简称电动篷车)方向发展。发改委、工信部制定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管理规定》据悉不知什么情况又要推迟执行,迫使一些企业打“擦边球”、钻空子运营企业。有的中小微企业干脆不理他们,我干我的,反正市场有需要、我也有钱赚,打游击、走偏锋。
“电动篷车”是电动自行车的延伸产品。它既不属于电动自行车,也不是新能源汽车。所以,它自成一家,应有此类产品的标准和运行规则,不知道那些官老爷怎么给它定位,什么时间让它规范运营?
悲哀!真的悲哀!习大大养了几个饭桶,习大大、李总理全球性地辛苦奔波,为国计民生操碎了心,这几个饭桶却在豪华的办公室释放官威、淫威!严重制约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扰乱了中国制造业的运营秩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电动车人”群起而声讨吧!
近期【满亿传媒】在中国比较集中且发展最快的电动篷车集散地——鲁西南(菏泽、济宁),做了深入调查和征询。与数十家投入在千万元以上的老板探讨,他们一致认为,电动篷车有很大的产业优势,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产品,仅山东的鲁西南及周边地区制造经营电动篷车和零部件的就有500家之多,他们抱团运作,自成行业---势在必行.
单县电动车协会会长 孙新华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正在联系几个区域的协会,共同制定《电动篷车国家标准》报批稿,尽快上报备批,同时期待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对电动篷车的规定和准则尽快出台,为这一亲民产业指明方向,规范运作,不要再走电动自行车无序竞争的老路。则国家幸甚、企业幸甚、民众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