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刀切”还没消停,环保督查再出雷人的话,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在河北召开,环保部长在和代表企业家交谈时说:把小厂关闭,大厂就有优势了,市场占有率就提高。
据了解,这是环保部长、市长和各媒体参观河北某木业公司时与企业负责人的对话,当着大众媒体的面敢出此言,也真是为小厂众多的河北电动车配件捏把汗!
这家企业负责人敢和环保部长聊如此晦涩的话题,原因就在这家企业今年环保投入了3000多万元。但不可否认,这家企业环保升级之后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实在,不仅产品订单有了大幅提升,利润也增加了好几倍,一年就把环保投入收回来了。
通过环保升级,利润上升,甚至是起死回生在电动车企业中也很常见,说明在环保政策重压下,能够通过环评的企业就是放心选择,一味抵抗只怕会落个关厂停产,企业想要实现良好发展,积极通过环评成为唯一出路。
电动车经过半年的环保,有不少小企业倒闭或徘徊在生死边缘,也有企业在扩建新厂,扩大产能,很多厂因为环保问题近来相继停产,因为资金问题低集中倒闭,他们的订单在转移到环保设施合格的大厂手中。
由此可见,环评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新标准,目前电动车企业的两极分化逐渐变得严重,加剧了行业洗牌。2018年,去“小散乱污”厂的力度不会减少,电动车行业将有大批小工厂退出市场,加之环保税征收、3C认证的花费,新国标对电动车制造的限制,电动车价格上涨也将是长期趋势。
从今年电动车销量几家独大、小厂不断跑路就能看出,价格战不再是利器,小厂在原材料涨价潮中,弱势明显,失去价格优势,存活都很困难。
环保部长的这句话不可谓不重,难道所有小厂都要关?部长就是政策发言人,也给提了个醒,环保整治之下,不合格就是死!可当前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限制企业申请排污许可证,能够拿到环评资格变得艰难,而单纯的依靠资金升级环保设施,对于资金本不充足的电动车小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市场被大企业收了,口袋里的钱不够还账,价格优势变成了劣势,涨价后中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价格差距变小,消费者情愿多花点钱,买保障车。小厂没了不影响市场,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但难道小厂全部是低质、低端?还是要看质量和价格吧,把小厂关了与“一刀切”无疑,会影响产业的发展,这也给有理想、有抱负的小厂提了醒,环保就是这么残酷,优胜劣汰之下不升级就是“宁可错杀一千”的其中之一,提升品质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而经销商选择与什么样的企业合作,未来更加清晰,不能赚钱的养活自己的工厂被淘汰出局,有实力,有资金,品牌优势明显的品牌才是香饽饽,经销商应该心知肚明。